个人防护装备(PPE)
个人防护装备
必须免费为员工提供、维护和更换个人防护装备(PPE)。
必须为员工提供能够妥善保护其免受所涉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。
在适用法律要求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地方,员工必须始终佩戴个人防护装备,以确保人身健康和安全,免受特定场所的潜在危害。
必须妥善存放个人防护装备;每次使用前予以检查、维护,以确保持续有效,并根据需要予以更换。
个人防护装备规格大小必须合适,能够妥善保护员工,尽量减少接触危险的机会。
培训与交流
员工必须接受培训,以正确使用、储存和维护个人防护装备。
在需要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区域,必须使用员工能理解的语言张贴告示和标志,说明该区域的危害性以及所需的个人防护用品类型。
应急响应
根据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,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持证医务值班人员。
需要紧急医疗救助的员工必须得到医疗专业人员及时妥善的救治。
如果受伤或生病的员工无法及时获得专业医疗救护,则必须由厂内受过相关培训的急救人员立即施救。
急救设备
如眼睛、面部或身体存在与有害物质接触的风险,则必须配备紧急洗眼和淋浴设备,并确保设备能够随时正常工作。
工作区域内任何地点与洗眼和淋浴设备之间的距离,不得超过 15 米(55 英尺),或在紧急情况下 10 秒内可达。
急救箱必须配备能应对各区域危害的用品,并且在所有区域(包括员工宿舍)方便取用。
急救箱必须至少每月检查和更新一次, 如有必要,可增加检查和更新频率,以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必要用品且在有效使用期内。
培训与交流
必须至少每三年向负责实施紧急救助的工作人员提供急救知识培训。为确保工厂能够持续拥有足够数量的、受过专业培训的急救人员,可能需要增加培训的频率。
处理危险物品的员工必须接受应急程序培训,包括洗眼和淋浴设备的位置和正确使用方法。
必须将紧急呼救电话告知所有员工,并以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张贴在工作场所和员工宿舍的显著位置(例如,在工厂的所有电话上粘贴含紧急呼救号码的标签)。
应急设备标志必须使用员工能够理解的语言。